日發文具 - 何桂英
中環80年老店 「我這裏有太多故事」
驟眼看不出日發如此歷史悠久,抬頭方發現店內仍懸掛着一個舊招牌,帶着老店色彩,老闆何桂英提議在此拍照。
走進中環日發文具,像尋寶。這裏的文具齊全得很,僅僅是鉛芯就齊集不同粗幼和軟硬度,文件夾款式多得按彩虹色譜排列,連改錯帶也掛滿數行貨架。這裏不賣精品,不走文青路線,只賣樸實無華的辦公室文具,冷門的、幾近淘汰的,也可在此找到。
「我們賣這些平實的產品,全靠在中區的大公司大銀行仍要用,你帶個細路仔來,他們無興趣的,他們寧願去日本超巿買新潮的!」 老闆何桂英如是說。
跟着何桂英走到店舖一角,她把珍藏的寶貝逐一翻出來,名廠墨水筆筆嘴、精巧的皮套拉尺、存了數十年的中式墨條,還有墨盒、算盤等,她笑說:「那些都是文具來的,我們現在當是古董賣。」日發有80多年歷史,在此找到年代久遠的文具一點也不稀奇。何桂英本來是教師,早已移民加拿大,近年才回流接手這家族生意。
「你見到我們這裏有這麼多故事,七八十年歷史,貿貿然唔做,我在這裏長大的,所以我好唔捨得。」
這部跳字號碼機同樣是德國製造,設計簡約的紙盒內還保留着德文說明書。何桂英提到,以前很多精美的文具也是來自德國。
日發第二代何桂英(右)冀望下一代接手經營,3年前兒子阿Kit(左)由銀行界轉到日發,主理開發網購平台,嘗試改變經營模式,貼近時代需要。
故事要由上一代說起,當年她的父親何日東在西營盤買賣中式帳簿和洋紙起家,那是1936年——生意人仍用毛筆記帳的年代。傳統中式帳簿用玉扣紙製造,經人手切割、印刷、釘裝,封面寫上店家寶號,分為收貨帳、出貨帳、流水帳等,記錄一切生意往來。後來,何日東的兄長自設工場專門製作這些帳簿,自己則負責向店家推銷,三兄弟拍住上,數年間生意愈做愈大,由德輔道西遷往德輔道中,進駐中環,兼售文具雜貨。不久香港淪陷,他們避過了戰亂,承着百業起飛的契機,文具生意上了軌道。
日發中環的第一間店舖,位於現時萬宜大廈的位置,唐樓格局下舖上居,地下賣文具,一家人住在二樓,因此何桂英的童年也離不開文具店。
五六十年代,中環雖未有摩天大廈,但到處也是繁華景象,「譬如電器舖、茶樓、酒館,冚唪唥都有㗎喇」。
大銀行在中環落戶,外國洋行來此經商,這些商家也就成為日發的顧客,文具款式隨時代需求演變,中式帳簿進化成西式ledger和journal,他們又引入墨水筆、文件夾等外國貨,逐步發展成中環數一數二的龍頭文具公司,後來更自置「日發大廈」,從此紮根中環。
這些外國品牌的墨水筆筆嘴是上一代的文具,現時尚有少量存貨,但已很少人問津。
這把德國製的拉尺設計精巧,皮套裹着的圓盒內收藏了數十米軟尺,拉起銅製的機關,就可以徒手攪動將軟尺收起。
隨着許多地區文具店結業、轉型,現在已很少機會找到如此齊全的文具店。
可是到了八九十年代,生意開始面臨衝擊,大集團加入競爭,以大批量、低價格吸引商業客,除了文具,還提供其他辦公室用品,電腦化也更令文具需求大減。地區文具舖早已紛紛轉型,有些加入玩具精品,但日發主要做商業客,逃不過。
「文具沒法再向上發展,現在是電腦科技的時代,什麼都用電腦,除了久不久拿起支筆⋯⋯甚至不用,用iPad篤、篤、篤。」
3年前,她的兒子張佶(阿Kit)加入,主理創建網購平台,此前日發連一個正式的產品目錄也沒有,現在客人已可上網查閱產品下單。阿Kit本來從事銀行業,他觀察到中環的商業客不斷更替,新進小企業只能租下細小的共享辦公室,沒空間容納文具庫存,因此想到運用鄰近的地利優勢,接下小批量的訂單,滿足他們的需求。在這位第三代眼中,這些都是新機遇,歷史悠久的老店可作更多新嘗試。
現時店內有幾位年輕同事,同時亦有在此工作數十年的老伙計,當年20歲出頭的小伙子,今天已頭髮花白,何桂英說:「文具呢行好靠經驗⋯⋯我最主要係維繫呢一班有經驗嘅員工,再進取就係下一代嘅事。」
訪問過後,所有員工都已下班,剩下她在執拾剛剛翻出來的舊物,兒子則繼續處理網上訂單,新舊交替,正發生在日發文具這兩母子之間。